研究成果
-
05-102024
Plant Physiol | 陈发棣教授团队在菊花耐盐关键基因挖掘和分子机制解析中取得新进展 近日,菊花遗传与种质创新利用团队在Plant Physiology发表了题为“Transcription factor CmHSFA4-CmMYBS3 complex enhances salt tolerance in chrysanthemum by repressing CmMYB121expression”的研究论文,揭示了CmHSFA4-CmMYBS3-CmTPL蛋白复合体通过抑制下游靶基因CmMYB121启动子区乙酰化水平抑制该基因表达,进而正向调控菊花耐盐性的机制。 盐害严重影响菊花生长、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已成为制约菊...
查看更多
-
05-102024
Mol Plant丨万建民院士团队与贾桂芳团队合作揭示RNA结合蛋白激活m6A阅读器通过相分离调控水稻抽穗期的机制 水稻是全球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抽穗期是决定品种地区和季节适应性的关键性状,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挖掘新的抽穗期基因,解析抽穗期分子调控机制,对培育高产、优质、广适的水稻品种具有重要意义。2024年5月9日,万建民院士团队与北京大学贾桂芳团队合作在Molecular Plant发表了题为"The RNA binding protein EHD6 recruits the m6A reader YTH07 and sequesters OsCOL4 mRNA into phase-separated ribonucleoprotein cond...
查看更多
-
03-232024
Plant Physiol丨棉花遗传与种质创新利用团队系统报道海岛棉优异纤维品质形成的遗传基础 棉花是世界性重要的经济作物,其产生的天然纺织纤维具有绿色、保暖、透气和穿着舒适的优势。陆地棉和海岛棉是两大四倍体栽培棉种。陆地棉产量高,适应性广,占世界棉花总产量的90%以上;海岛棉具有更长,更强,更细的纤维品质,但适生范围窄,占世界棉花总产量的3%左右。与许多具有高产特性的陆地棉品种相比,兼具高产和优质纤维特性的陆地棉品种相对匮乏。发掘优异纤维基因及种质材料,培育聚合优质纤维和高产特性的陆...
查看更多
-
03-182024
PLANT CELL | 宋庆鑫团队揭示大豆粒重和油脂协同调控的关键基因和分子网络 大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也是豆制食品加工业的重要原料。解析大豆产量和品质调控的遗传机制和关键基因,对于通过分子设计育种培育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大豆产量和品质相关农艺性状大部分是复杂性状,受一因多效和遗传连锁的影响,性状间呈现耦合性相关。挖掘协同调控产量和品质相关性状的关键基因和解析重要农艺性状耦合的遗传网络,可以为培育高产优质大豆品种提供重要理论基础。以往的研究往往针对大...
查看更多
-
03-182024
PLANT COMMUN丨 万建民院士团队开发作物高效小型化CRISPR-Cas系统 由CRISPR-Cas系统引起的基因组编辑革命浪潮中,CRISPR-Cas9系统及其衍生的精准编辑工具(包括碱基编辑和引导编辑)因其简单高效的特点,极大地加速了作物遗传育种的进程。基因组编辑工具在作物基因组工程上的应用通常依赖于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该过程受到作物品种以及植物组织培养条件的诸多限制。因此通过植物病毒载体递送基因组编辑工具,绕过组织培养直接获得基因组编辑过的植株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植物病毒自身的载...
查看更多
-
08-022023
Plant Physiol丨棉花遗传与种质创新利用团队揭示脂质转运蛋白、神经酰胺和生长素协同促进纤维品质改良新途径 脂肪酸和脂质对植物细胞伸长具有重要作用,其功能特征涉及维持细胞结构完整性,为多种代谢过程提供能量,作为信号转导介质参与多种信号通路等。脂质转运蛋白(LTP)是一种含有疏水腔的蛋白质,这种结构特征使 LTP 蛋白能够结合和转运复杂的脂类物质。棉纤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天然纺织原料,也是植物中最长的单细胞。脂类物质的含量及组成对棉纤维发育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其中神经酰胺类脂质在棉纤维伸长时期含量最为丰富,且外源施加...
查看更多
-
07-272023
Cell | 万建民院士团队阐明籼稻粳稻杂种不育分子机理 破解水稻生殖隔离之谜 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是大幅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途径。水稻分籼稻和粳稻两个亚种,我国北方多种植粳稻,南方多种植籼稻。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袁隆平先生研发的杂交水稻主要是利用籼稻亚种内的杂种优势,实现了水稻大幅增产,带来第二次“绿色革命”,为我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一般来说,品种间亲缘关系越远,杂交优势越明显。如果籼稻和粳稻亚种间能育成超级杂交稻,据预测,可以比现有杂交水稻增产15%以上,因...
查看更多
-
07-112023
棉花遗传与种质创新利用团队在棉纤维品质改良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南京农业大学棉花遗传与种质创新利用团队在Plant Physi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A cell wall-localized β-1, 3-glucanase promotes fiber cell elongation and secondary cell wall deposi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鉴定出一个细胞壁定位的β-1, 3-葡聚糖酶GhGLU18,证实该蛋白通过参与棉纤维细胞的糖代谢和细胞壁发育进程影响棉纤维长度和强度的作用机制,揭示了棉纤维细胞壁中胼胝质的代谢过程及对棉花品质性状形成的重要...
查看更多
-
07-262021
大豆遗传与种质创新团队破解大豆与大豆花叶病毒攻防机制 近日,大豆遗传与种质创新团队在国际植物领域著名杂志Molecular Plant上在线发表了“A cell wall-localized NLR confers resistance to Soybean mosaic virus by recognizing viral-encoded cylindrical inclusion protein”。该论文从大豆品种大白麻中图位克隆了一个编码NLR(Nucleotide binding, leucine-rich repeat receptor)蛋白的抗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 SMV)基因Rsc4-3。与以往发现的细胞内行使抗病功...
查看更多
-
07-222021
杨东雷教授课题组阐明水稻DNA依赖的RNA聚合酶V的重要生物学功能 7月22日,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杨东雷课题组在PNAS在线发表了题为“The effect of RNA polymerase V on 24-nt siRNA accumulation depends on DNA methylation contexts and histone modifications in rice”的研究论文(Article)。转基因是创制抗病优异种质,培育广谱、高抗作物新品种的一项重要现代生物技术。但是外来基因的导入常常引起作物的基因沉默,育种家有时需要从上百个转基因株系中认真比较,经过多代...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