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旧址)
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揭牌
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南京农业大学,2022年11月完成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工作,由原名称“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更名为“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面向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以大豆、小麦、水稻、玉米等作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开展优异种质形成遗传基础、优异种质设计技术、作物优异新种质创制、作物新品种培育与应用等研究,构建优异种质定向精准创制技术体系,创制突破性新种质,培育重大新品种,为国家粮食安全、营养健康、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实验室固定人员217人,拥有院士、国家特聘专家、长江学者和国家杰青等国家级人才47人次,国家自然基金创新群体等国家及部省级创新团队17个。拥有5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102台套,仪器设备总价值2.4亿元。保存种质资源10.5万份,大豆种质数量世界第二;发掘D53、Bph3、Fhb1、Pm21等重大基因;建立外源基因定向导入和多基因聚合等种质创制技术,抗白粉病小麦新种质T6VS/6AL、抗条纹叶枯病水稻新种质‘宁粳1号’、抗花叶病毒病大豆新种质‘GPR503’等成为我国作物育种主要抗源,有力支撑全国新品种培育。宁粳系列水稻、南农系列大豆成为长江中下游主栽品种。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 项、二等奖7 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4项,中国科学十大进展1项。
学术委员会主任:邓兴旺 教授 实验室主任:刘裕强 教授
通讯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卫岗1号 邮编:210095
电话(传真):025-84395201 E-mail:nationallab@nj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