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202015
水稻遗传与种质创新团队 水稻遗传与种质创新团队依托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主要从事水稻遗传育种、品种资源、种质创新、生物技术和品种改良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等应用基础研究工作。
查看更多
-
07-202015
小麦遗传与种质创新团队 小麦细胞遗传研究所在刘大钧院士的带领下,长期致力于小麦遗传资源开发与创新、基因组学和小麦品种改良等研究。
查看更多
-
06-302015
棉花遗传与种质创新团队 棉花遗传与种质创新团队是“作物遗传育种”国家级重点学科、“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本校生物技术中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查看更多
-
05-302015
大豆遗传与种质创新利用研究团队 国家大豆改良中心是农业部建设的国家种子工程项目中十二类农作物改良中心之一,依托南京农业大学,以大豆研究所为基础,联合生理、病、虫、加工等多学科组建而成。
查看更多
-
05-132025
种子生物学与作物抗逆遗传研究团队 种子生物学与作物抗逆遗传研究团队围绕种子发育、种子抗逆、种子活力,种子健康等研究方向,开展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优异基因克隆和功能验证、籽粒发育、种子活力和抗稻瘟病等关键基因作用机理和分子调控网络研究。2024年度克隆水稻种子活力、水稻抗稻瘟病和耐温度胁迫、水分胁迫等关键基因7个,相关研究成果在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New Phytologist、Plant communication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9篇;申请...
查看更多
-
05-132025
应用植物基因组学研究团队 应用植物基因组学研究团队针对小麦抗病和产量问题,围绕小麦抗赤霉病、白粉病和高产新基因的发掘和种质创新应用等研究方向,主要开展控制赤霉病和白粉病抗性、产量相关性状关键基因的定位、克隆和种质创新应用工作。2024年度克隆基因3个,包括抗赤霉病基因Fhb1效应抑制因子In2、Fhb1抗病通路中关键基因CaRP,生长发育时期相关抗白粉病基因HSM1;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植物新品种保护权1项,审定品种1个。 团队负...
查看更多
-
05-132025
玉米遗传与种质创新利用研究课题组 玉米遗传与种质创新利用研究课题组针对玉米养分高效利用问题,围绕玉米磷元素吸收和信号转导机制等研究方向,主要开展 玉米磷高效利用种子资源挖掘和基因克隆工作。利用动态转录组学和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鉴定了在玉米根系中受低磷诱导的关键基因,通过基因编辑和转基因创制了部分基因的突变体和过表达材料,对这些基因的功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对152份玉米自交系的耐低磷关键位点进行了挖掘,克隆了主...
查看更多
-
05-132025
油菜遗传与种质创新利用研究课题组 油菜遗传与种质创新利用研究课题组针对油菜品种改良问题和油菜产业新形势与新需求,围绕油菜育种、遗传和种质创新等研究方向,开展科研工作。2024年度,选育了一个新的双低常规油菜品种南农油1838,该品系完成了2023-2024年度江苏省联合鉴定评比试验,居试验排名第1位,所有试验地点都呈现显著增产效果。该品种种子芥酸0.11%,硫苷25.6%,含油量47.3%。平均亩产202.09公斤,增产17.59%;平均亩产油量95.5公斤,比对照增...
查看更多
-
05-132025
蔬菜遗传与种质创新利用研究团队 蔬菜遗传与种质创新利用研究团队针对我国部分蔬菜品种抗性弱、育种资源匮乏、和“洋种子卡脖子”等问题,主要围绕产量、品质、抗性等重要农艺性状,主要开展了对不结球白菜、黄瓜、萝卜、胡萝卜、番茄、草莓的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重要性状关键基因挖掘及功能研究,重要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解析,重要农艺性状高效的育种实用的分子标记开发等研究,并将分子育种与常规育种相结合,创制新种质,培育高产、优质、多抗、...
查看更多
-
05-132025
梨遗传与种质创新利用研究团队 梨遗传与种质创新利用研究团队针对梨分子遗传与种质创新、梨重要功能基因挖掘、梨自花不结实等问题,围绕梨基因组及功能基因、细胞信号转导、梨果实品质形成、果实成熟调控等研究方向,主要开展梨基因组学、蛋白组学、梨重要性状功能基因挖掘及分子调控机制、梨自交不亲和性机制、梨果实成熟分子调控网络等工作。2024年度克隆果实成熟、梨成花调控、花粉管生长、石细胞形成、糖代谢相关基因、抗旱相关基因38个,相关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