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我校张天真教授主持,与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共同完成的“棉花杂交种选育的理论、技术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科技成果荣获200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棉花杂交种选育的理论、技术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成果揭示了棉花杂种优势表现的特性、遗传规律及F2利用的遗传基础;发现了7个芽黄、雄性不育新基因;鉴定出一种有芽黄指示性状标记的核雄性不育系和一种新的胞质雄性不育源;发现了洞A核雄性不育保持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方式,这是我国发现的一种新的雄性不育遗传理论;筛选出与CMS育性恢复基因Rf1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6个,并用于辅助育种;揭示了胞质雄性不育系胞质不良效应的原因是由于雌性部分不育,提出了杂交棉的选配技术体系,发掘出一般配合力高、特殊配合力强的核心亲本10多个;提出了有指示性状标记的杂交种和雄性不育杂交种的种子生产技术体系;提出杂交种种子纯度的快速检测技术;研制出杂交棉“宽行稀植,肥促化调”的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显著提高了棉花的生产水平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