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届全国大豆科研生产研讨会在南京召开
发布时间:2016-09-01 浏览次数:
 

8月23-26日,第26届全国大豆科研生产研讨会在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主办,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现代作物生产协同创新中心等单位共同承办,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协办。来自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香港特别行政区175家单位的636位代表参会,创历届参会人数之最。 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第八届理事会副主任委员邱丽娟主持开幕式。

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丁艳锋代表承办单位致欢迎词。江苏省农业委员会主任吴沛良介绍了江苏省农业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中国作物学会杜娟副秘书长致辞。会上还举行了“王金陵大豆科学成就奖”颁授仪式,中国工程院院士盖钧镒荣获“大豆科学最高成就奖”。

会议共收到139篇论文摘要,安排大会报告及分组报告94个,其中大会报告13个,盖钧镒、王建康、韩天富、李艳、林汉明、王学路、张劲松、廖红、窦道龙、章元明、李英慧、张磊、龚振平等13位专家围绕大豆产业的发展需求,结合大豆遗传育种、栽培耕作、营养品质、光周期反应、抗病性、抗虫性、耐逆性、营养高效利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了精彩的报告。盖钧镒院士以“创新育种科技驱动种业发展”为题,阐明了科技创新在大豆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号召全体代表重视科技创新、为振兴我国大豆产业努力。

会议设立了大豆遗传育种理论与技术、大豆绿色高效生产、青年论坛等3个论坛,基因组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育种与资源、综合研究等3个分会场。

大豆遗传育种理论与技术分论坛上,9位专家做了报告,主要内容涉及大豆种质基因库构建及轮回选择方法,高效大豆转化体系技术,大豆蛋白质、油份、粒重等性状QTL的定位及解析,大豆抗疫霉根腐病、抗病毒病、耐盐等基因鉴定和功能验证等,还着重对信息化技术在大豆育种中应用进行了交流研讨。大豆绿色高效生产论坛上,10位专家进行了精彩汇报,主要包括农业政策调整和大豆产业的发展战略,东北主产区的大豆产业的创新发展思考,高效的耕作制度,大豆根瘤固氮的研究进展等。青年论坛上,19位青年研究生围绕遗传育种、分子生物学及基因组学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3场分组报告会,各位专家分别就大豆基因组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育种与资源、生物技术、植物保护、气候条件对大豆生产的影响等方面做了高质量的报告,并与与会代表展开讨论。

大会闭幕式由第八届理事会主任委员韩天富研究员主持,他对本次研讨会进行了全面的总结,特别指出本次会议有几个特点:与会人数多、达到历届新高,报告领域广、质量高,报告人年轻化,大豆专业委员会理事新老交替、交接完美,大豆精神薪火相传。继2015年第25届全国大豆科研生产研讨会后,我国大豆科技工作者继续克服各种困难,在大豆研究领域取得了新的成果,对推动我国大豆科研生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与会代表还参观了大豆科研基地以及南京农业大学校友馆、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大豆改良中心的实验室平台。

会议期间,大会召开了全体会议代表大会,第八届大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韩天富研究员向大会做了大豆专业委员会第八届理事会工作报告。按照相关章程,选举产生了第九届大豆专业委员会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邱丽娟研究员被推选为新一届大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